寒假,当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惬意时,河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黄佳仪同学怀揣着热忱,踏上了返家乡社会实践之路,投身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活动,为家乡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,用青春的活力奏响绿色旋律。
活动期间,黄佳仪同学及志愿者团队成员深入社区、学校、公园,举办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知识讲座。在社区,他们精心制作的海报,搭配上明了的知识讲解和有趣的互动游戏,将干垃圾、湿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的区分标准,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居民。并通过现场示范,将环保知识悄然“播种”在居民心间。

走进校园,面对充满好奇的孩子们,黄佳仪同学和志愿者们变换方式,采用有趣的PPT展示,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可回收垃圾制作手工艺品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各类垃圾的认知。并向学校师生发出垃圾分类倡议书,鼓励学生参与垃圾分类。
除了室内宣传,黄佳仪同学及志愿者团队走进公园,成为冬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。他们手持垃圾分类宣传手册,向过往行人发放并讲解垃圾分类要点。面对行色匆匆的游客,志愿者们微笑着递上手册,用简洁明了的话语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,不少人停下脚步,认真聆听,甚至当场交流起自家垃圾分类的经验。
此外,志愿者们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,收集了居民、学生、游客的反馈意见,并通过在社区公告栏和学校宣传栏,展示活动照片和成果,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。

通过此次大学生返家乡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活动,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成果。家乡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大幅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。而黄佳仪同学,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、组织能力,更深刻体会到环保事业的意义。
她以青春之力,“分”出家乡绿色新希望。未来,黄佳仪同学将继续秉持环保初心,在不同的时刻为家乡环保事业发光发热。